10月29日,美国突然解除对波斯尼亚塞族领导人、否认种族灭绝的米洛拉德·多迪克的制裁,这一惊人的地缘政治逆转令人震惊。多迪克是克里姆林宫的盟友,长期以来一直破坏波黑的主权。这一决定与美国多年来的政策相悖,耐人寻味的是,它恰逢俄罗斯与波黑塞族实体——塞族共和国——开始直接接触。
俄罗斯长期以来一直将贝尔格莱德视为代表该地区所有塞尔维亚人的唯一权威机构,但最近承认多迪克是波斯尼亚塞尔维亚族人口的合法代表,严重削弱了塞尔维亚的权威。
特朗普政府出人意料地在多迪克与莫斯科建立战略关系之际解除对其的制裁,这预示着世界大国之间可能达成一项重大交易,也引发了人们的担忧:华盛顿为了换取实际上将波斯尼亚的一半割让给俄罗斯的势力范围,究竟得到了什么?
莫名其妙的逆转
美国出人意料地解除了对多迪克及其网络的制裁。这标志着美国长期以来政策的突然逆转,且未作任何解释。多年来,美国一直以多迪克试图破坏波斯尼亚稳定、否认种族灭绝以及推动波斯尼亚分裂为由对其进行制裁。如今,将其从制裁名单中移除,似乎是在默许否认波斯尼亚种族灭绝的行为,并为波斯尼亚的分裂铺平了道路。
此举在美国外交政策中造成了一个明显的悖论。
多迪克是克里姆林宫在欧洲最公开的盟友之一,他公开宣扬与莫斯科的关系,并维护俄罗斯的利益。然而,美国却对许多其他与俄罗斯联系远不如多迪克紧密的个人和实体实施严厉制裁。
解除对他的制裁这一令人费解的决定,暴露了华盛顿对俄政策中令人不安的矛盾之处,这损害了其更广泛的制裁制度的可信度。
以多迪克游说成功为由解释这一转变,理由牵强附会,难以令人信服。据估计,多迪克在美国的游说支出已增长至2017年确认的3000万美元的两到三倍。然而,与其他国家和利益集团投入的巨额资金相比,他的支出规模仍然微不足道,而这些国家和利益集团却屡屡未能取得如此惊人的外交胜利。
关于美国政策转变的另一种理论与波斯尼亚的矿产资源,特别是锂资源有关。此前,多迪克于2025年5月21日发表声明,公开表示愿意将波斯尼亚塞族共和国的矿产资源提供给美国,以换取美国承认塞族共和国的主权。
然而,这种理论存在一个逻辑缺陷:如果美国的主要利益在于锂,那么维持制裁就能在无需向多迪克做出任何让步的情况下,更直接地控制这些资源。这种解释的不足之处强烈暗示着背后存在着更为深远、不为人知的地缘政治考量,也引发了人们对美国此次突然撤退的真正代价的担忧。
莫斯科主导塞尔维亚
一段时间以来,塞尔维亚一直在疏远俄罗斯,向西方靠拢。
2024年8月29日,塞尔维亚总统亚历山大·武契奇宣布与法国达成一项价值30亿美元的协议,购买12架“阵风”战斗机,这标志着贝尔格莱德向西方安全联盟的转变。
在联合新闻发布会上,法国总统马克龙称赞该协议“具有历史意义”,赞扬塞尔维亚的“战略勇气”,并重申其欧洲未来。莫斯科对此反应强烈。2025年5月,俄罗斯指责塞尔维亚向乌克兰出售武器,是背叛莫斯科。此外,7月,克里姆林宫谴责贝尔格莱德考虑加入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
在美国解除对多迪克的制裁前一天,他没有寻求与华盛顿的合作,而是身在明斯克,与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热情拥抱。莫斯科选择在制裁解除前一天与多迪克会面,表明其采取了新的巴尔干战略,蓄意将塞尔维亚边缘化。
早在9月,俄罗斯外交部长就称多迪克为波黑塞族共和国“合法当选总统”。但现在,俄罗斯外交部官网却将多迪克描述为“波黑境内波黑塞族人的领导人”。这一新的称谓具有多重战略意义,并标志着地缘政治格局的明显转变。
首先,它通过主张多迪克的权力是国家授权而不是纯粹的区域授权,从而损害了波斯尼亚的主权。
其次,它直接挑战了塞尔维亚的雄心壮志——即以“塞尔维亚世界”(Srpski svet)为核心,成为所有塞尔维亚人的中心庇护者——反而强化了俄罗斯作为塞尔维亚政治事务最终仲裁者的主张。贝尔格莱德的“塞尔维亚世界”与克里姆林宫的“俄罗斯世界”(Ruski mir)理论遥相呼应,二者都旨在将族裔和语言上的亲缘群体团结在跨国文化认同之下。最终,这些意识形态都旨在扩大政治影响力,并以保护其侨民为借口干预邻国事务。
这一转变最有力的信号来自多迪克本人。他公开冷落武契奇,直言不讳地宣称贝尔格莱德对塞族共和国没有任何发言权。武契奇回应道:“前几天晚上,我在巴尼亚卢卡看到有人说,贝尔格莱德的人休想对他们发号施令。”
多年来,塞尔维亚一直将自己定位为所有塞族人的慈父般的监护人,塞族共和国则牢牢地在其政治势力范围内运作。多迪克的声明打破了这种局面,宣布这个以塞尔维亚人为主的实体现在要听命于另一个庇护者。
莫斯科的举动公开挑拨了多迪克和武契奇的关系,削弱了塞尔维亚的实力。这表明俄罗斯现在将直接与波斯尼亚分裂分子打交道,而不再与塞尔维亚政府合作。对于试图同时与欧洲和俄罗斯保持联系的武契奇来说,这是最糟糕的情况。这证明他的影响力已不再必要,俄罗斯现在通过巴尼亚卢卡而非贝尔格莱德开展行动,严重降低了塞尔维亚的重要性。
莫斯科的权力博弈:吞并欧洲病入膏肓的心脏
美国解除制裁的决定实际上允许莫斯科将塞族共和国纳入俄罗斯的新领土。间接影响的时代已经结束;波斯尼亚实体现在由克里姆林宫直接统治,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权力平衡。
俄罗斯在巴尔干地区的军事存在也在不断扩大。虽然俄罗斯在塞尔维亚境内设有非官方基地,但现在很可能也会在波黑塞族实体的实际首都巴尼亚卢卡建立一个基地。
波斯尼亚位于欧洲中心,其形状本身就像一颗心脏。30年来,欧盟本有机会治愈欧洲这颗病入膏肓的心脏。然而,欧盟失败了,因为其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伊斯兰恐惧症和俄罗斯恐惧症——在其核心地带肆虐。如今,这种仇恨的代价显而易见。欧洲心脏的一半——波斯尼亚的一半——实际上已经沦为俄罗斯的新领土,从这片领土发射导弹的效率远高于从加里宁格勒发射。
全球棋局:美俄之间达成了某种默契?
美国突然解除对多迪克的制裁,随后他立即与拉夫罗夫展开战略合作,这与其说是美国政策的失败,不如说是在全球棋盘上精心策划的一步棋。拉夫罗夫的妙招在于公开支持多迪克,直接损害了贝尔格莱德的利益,这向塞尔维亚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其作为波斯尼亚塞族人主要庇护者的历史角色已经结束。通过这种新的联盟,莫斯科表明它掌握着波斯尼亚塞族共和国的权力核心,并有力地提醒塞尔维亚,究竟是谁真正掌控着其所谓“同胞”的忠诚。
这场权力博弈利用了塞尔维亚根本且岌岌可危的困境。塞尔维亚始终在融入欧盟的经济和政治抱负与根深蒂固的历史、文化和宗教联系之间摇摆不定。拉夫罗夫的举动收紧了俄罗斯的控制,迫使贝尔格莱德更加屈从于俄罗斯。
这引出了一个最令人不安的理论:美国的默许是某种大国间心照不宣的利益交换。解除制裁的时机和不协调之处表明,这并非退让,而是一场战略交易。华盛顿或许有意放弃了在波斯尼亚的影响力,接受了俄罗斯在巴尔干地区扩大势力范围,以此换取莫斯科在其他地区——或许与乌克兰、中东或其他领域——的战略让步。这符合一种令人不齿的历史模式:大国常常为了自身秘密交易而忽视对当地的承诺。
未解之谜及其后果
美国突然解除制裁,随后多迪克立即转向莫斯科,这留下了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未解之谜:华盛顿究竟从中获得了什么?这实际上是将波斯尼亚的一半拱手让给了俄罗斯的势力范围。这项不透明的交易牺牲了美国数十年来秉持的巴尔干原则,换取了一个未公开的地缘政治代价,损害了美国的信誉和脆弱的代顿和平。
后果显而易见:分裂分子胆子更大,欧洲局势动荡,以及一个危险的信号,即来之不易的民主规范只不过是新大博弈中的筹码,导致盟友被背叛,对手得逞。
本文所表达观点仅为作者自身观点,并不一定反映半岛电视台编辑立场。


